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晋城:太印社区“五心”聚“五力”,奏响为民服务主旋律

2022-06-09 09:57:35 来源:记者观察网

记者观察网6月8日晋城电(记者 明文)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晋城市城区西街街道太印社区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坚持“党建引领、治理先行、服务民生”的理念,立足“小网格”,以“五心”聚“五力”,扎实做好每一件民生“关键小事”,着力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践初心提升为民服务执行力

太印社区党支部将打造服务型社区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工作,推行“线上+线下”便民服务双平台。线上搭建“民声薄”“退役军人在线登记”“外来返晋人员信息登记”等服务平台线下组织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志愿服务队等,定期对小区进行上门服务、民意收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宜。今年以来,通过线上为106位退役军人进行信息登记,外来返晋人员报备239条,摸排接触快递人员431人,线下入户收集落实居民意见10条,有效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效率,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筑同心,提升基层治理组织力

图片1

按照“规模适度、界限清晰、无缝覆盖”的原则,结合辖区5个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划分了2个网格,每个网格涵盖约400户,搭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治理网格框架。同时,在不打破原有全科网格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划分小网格,选配党员志愿者、在职党员、无职党员等担任楼栋组长,形成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建网格化组织体系,守牢基层治理第一线。目前,社区803户共设置专职网格员2名,楼栋长14名,党员志愿者20名,网格员成为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聚民心,提升精神文化服务力

图片2

为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投资60万元,修建了300平方米的太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组建了“夕阳红合唱团、舞蹈队”,接纳离退休干部、老党员加入其中,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同时,向居民开设“家长学校”“道德讲堂”“法治宣讲”等特色学习教育平台,累计开展60次活动,实现了“微学习”大能量,达到了教育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的良好效果。社区先后获得了群众文艺汇演最佳组织奖、先进单位等荣誉

献爱心,提升志愿帮扶行动力

图片5

为了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太印社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更“接地气”的志愿服务新模式,形成了“1+1+1+N”模式,即组建“1”支志愿团队,每月至少开展“1”次志愿服务活动,拓展1对“1”上门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N”项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了邻里守望相助全覆盖,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尤其是对辖区高龄老人、残疾居民、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1对“1”上门服务,为他们打扫卫生、入户问诊,让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便捷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日常生活各类问题。截至目前,该社区志愿者团队已发展到40余人,团队统筹用好社区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了约50场志愿服务活动,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倾真心,提升社区居民凝聚力

图片6

始终坚持以为民办实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听、解、化、跟”四步工作法。“听”:社区接访干部认真倾听来访居民诉求。“解”:社区接访干部对来访居民耐心释法说理,引导其通过合理的渠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化”:社区接访干部准确把握矛盾纠纷问题的本质所在,找准根源,依法化解矛盾纠纷。“跟”:把解决上访问题和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实行定期回访制度,关心来访者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从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目前,已先后成功调解噪音扰民、卡口纠纷等各类矛盾25起,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使得邻里关系更融洽,社区氛围更和谐。

【编辑:杜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