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3月31日电(记者 明文 通讯员 李学志)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寺河矿给运煤皮带安装上由职工自主“研发”的强力清带装置,成功解决了因清带器无法将粘附在皮带上的煤泥清除,导致运行沿线大量煤泥洒落问题。
掘进队组割煤过程中,受机组喷雾、防尘喷雾等装置的集中喷洒影响,致使煤块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并粘附在运输的皮带上。皮带输送机现有的清带器无法将煤泥有效清除,导致运行沿线底带下方存在大量的煤泥,不仅影响标准化,更影响皮带底部托辊运行。
该矿机电管理部技术人员利用废旧物料,将传统清带装置进行改造。主要原理是在原有皮带机头大架后部平缓处加装一套2910mm*1350mm清带装置,装置两端各安装一个撑带托辊,保证皮带能够平直,中间加有3道清带器,用来保证将煤泥刮下。在强力清带装置下方挖有3000mm*1500mm*500mm大的坑,用于集中收集刮下的煤泥。停机后,由专人对皮带下方集中堆积的煤泥进行清理。
强力清带装置的应用,能及时有效将粘附在皮带上的煤泥刮下,保证皮带回程带的带面干净,减少运行沿线煤泥积聚,避免卡死底托辊现象的发生,有效降低事故率。
相较于对单部皮带的煤泥处理,两部搭接皮带煤泥问题的解决更具难度。掘进工作面两部皮带的搭接,主要采用一部皮带机头直接搭接另一部皮带机尾的方式。除清带器无法将粘附在皮带上的煤泥清除外,还存在着搭接处的煤泥会落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容易造成搭接处憋煤,损坏滚筒的问题。而人工清淤难度大,劳动强度高。
为此,该矿机电管理部技术人员结合现场实际,为皮带搭接设计了皮带延伸装置,使皮带卸载滚筒前移,并加装3道强力清带装置,有效解决皮带回煤问题。
皮带延伸装置包括延伸架和卸载架两部分。延伸架由回收的120槽钢焊接制成;卸载架则由120槽钢焊接制成底座和卸载滚筒构成。装置整体共6.6米长,能将两部皮带的搭接部位有效延长。强力清带装置能有效清理粘附在皮带上的煤泥,且清下的煤能直接落到另一部皮带上拉走,避免了煤泥堆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市场形势,寺河矿主动转变发展观念,以增强应对煤炭市场“寒流”的抗压能力为目标,大力开展节支降耗、修旧利废工作,倡导广大职工结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行小技术改进、小发明创造,利用点滴创新保障矿井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