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中班升大班的时候,我们班一位经常受老师“表扬”的宝宝要转学,去私立“双语”幼儿园,我问其家长什么原因时,家长有些面露难色,当我表达了对孩子的感情和不舍时,家长也泪眼婆娑的说:“老师,我知道你对我孩好,我也舍不得你们,可是在你们幼儿园一天就是玩,人家私立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就学会50以内的算术和很多的拼音了,上了小学老师也是喜欢在私立幼儿园上过学的孩子;我孩很聪明,从小一直被表扬,如果上了小学和别人有明显的落差,我怕打击孩的自尊心”。我向家长说明了幼儿学写字等于“揠苗助长”时,家长仍坚定自己的选择。
分析:
一、在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影响着大多数家长的教育观,案例中的家长也有着“学知识就是学算术、写汉字、写拼音”的封建思想,而这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在起跑线上领先,很注重孩子在园的“教学质量”,即哪个幼儿园开设课程多,学到知识多,就把孩子送到哪个幼儿园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幼儿园为了利益,便出现迎合家长的心理,不顾幼儿的发展创设很多课程,导致恶性循环。
二、虽然近几年整顿“小学化”倾向的宣传力度较大,但也架不住家长“听说别人家的孩子都会,自己家的孩子不会”的流言;同时也担心小学老师的“偏爱”,而事实上,刚进小学的一年级新生有一部分学过拼音、写字,导致班上学生学习进度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教学计划,而让小学教师更为苦恼的是,因为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种种不同,使一些孩子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写字姿势不对、笔顺不对、发音不规范等等,入小学后需花大力气进行矫正。
危害:
一、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而小学化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术,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二、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三、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健康。
四、在幼儿园接受“小学化”教育的孩子刚进入一年级,由于这阶段的课程他们已经学习过一遍,所以暂时相对会比接受正规幼儿园教育的孩子学习上轻松一点,但孩子对重复的东西不感兴趣,学习不用功,上课不专心,有的甚至由此养成上课走神的不良习惯,据不完全统计,接受“小学化”课程的幼儿,优势仅仅只能维持一年,近85%孩子在一年级下半学期开始至二年级优势渐弱,到了三年级几乎消失殆尽了,即三年级现象。
措施:
一、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游戏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宣传科学的幼儿教育,知道家长加强育儿知识,与家长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定期用书面的形式向家长反馈幼儿发展情况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内容,定期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意见、建议并及时解决问题。
二、帮助家长树立新知识观、让家长真正理解和形成“以幼儿发展为本、终生教育和科学的幼儿教育”新思想,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三、让家长知道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包括健康的心理,愉快的情绪,合作的精神,动手的能力,语言的表达等等,这些都不是能用成绩衡量的。
(作者陈娅妮系新乐幼儿园幼师)